【
仪表网 行业标准】近日,由四川大学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TC1(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国家标准计划《电能质量 术语》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现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随着大量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和柔性负荷接入,大规模利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配电网逐步进入具有电力电子化特征的时代,电网中出现了新的电气特征。目前标准中对于电能质量相关定义已不能适应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对当前标准的修订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电能质量标准是保障电能质量的基本技术依据。作为各项标准的基础性标准,电能质量术语对电力行业的生产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优化供用电双方电气安全使用环境,提出本文件修订计划。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 32507-2016《电能质量 术语》,是在GB/T 32507-2016基础上的补充与完善。与GB/T 32507-2016相比,主要变化为: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
——更改了第4章名称为“测量、监测与评估方法”(见2016年版的第3章);
——更改了术语条目:3.1.1 电能质量、3.1.2 供电质量、3.1.3 用电质量、3.1.7 连续型电能质量扰动、3.1.8 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3.1.9 供电可靠性、3.1.10 平均供电可靠率、3.1.11 (设备的)额定电压、3.1.12 系统标称电压、3.1.13 公称供电电压、3.1.15 (设备的)电压容限、3.1.16 断电/停电、3.1.17 电压传递系数、3.1.18 脱扣电压、3.1.19 恢复时间、3.1.20 电力用户、3.1.22 计量点、3.1.23 供电连接阻抗、3.1.24 重要负荷、3.1.31 短路容量、3.1.36 单相设备、3.1.37 相间设备、3.1.38 三相设备、3.1.39 平衡的三相设备、3.1.40 不平衡的三相设备、3.1.42 相位移、3.1.44 非永久性短路故障、3.1.45 冲击瞬态、3.1.51 电网信号传送、3.2.1 供电点、3.2.2 供电电压、3.2.4 欠电压、3.4.2 正序分量、3.4.3 负序分量、3.4.4 零序分量、3.4.5 不平衡度、3.5.8 闪变/闪烁、3.6.1 波形畸变、3.6.4 基波(分量)、3.6.12 阻抗频率特性、3.6.20 谐波概率密度、3.6.21 总谐波畸变率、3.6.22 部分加权谐波畸变、3.6.23 最大需量负荷电流、3.6.24 总需量畸变、3.6.30 谐波谐振、3.6.35 直流偏置、3.6.36 电话干扰因数、3.6.38 群总谐波畸变率、3.6.39 子群总谐波畸变率、3.6.40 间谐波群频率、3.6.41 间谐波中心子群频率、3.7.1 系统最高电压、3.7.2 系统最低电压、3.7.4 暂时过电压、3.7.5 瞬态过电压、3.7.6 谐振过电压、3.8.1 电压暂降、3.8.2 电压暂升、3.8.3 电压短时中断、3.8.4 暂降阈值、3.8.5 暂升阈值、3.8.6 中断阈值、3.8.8 残余电压、3.8.9 暂降深度、3.8.10 迟滞、3.8.11 持续时间、3.8.13 相位跳变、3.8.15 临界距离、3.8.17 电压中断、3.8.18 滑动参考电压、3.8.19 电压暂降耐受性、4.1 电能
质量分析仪、4.2 电能质量监测终端、4.3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4.4 半周波刷新电压方均根值、4.6 同步采样、4.8 时间聚合、4.9 电能质量数据交换格式、4.10 测量不确定度、4.22 谐波群的方均根值、4.23 谐波子群的方均根值、4.24 间谐波群的方均根值、4.25 间谐波中心子群的方均根值、5.24 TN接地系统、5.27 屏蔽、5.28 电磁屏蔽、5.29 屏蔽层、6.2 定制电力、6.7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6.10 静止无功补偿器、6.11 静止同步补偿装置、6.14 磁控电抗器、6.22 单调谐滤波器、6.23 双调谐滤波器、6.25 静态开关、6.27 静止转换开关/固态转化开关、6.28 固态断路器、7.2 电磁骚扰、7.5 (电磁)规划水平、7.9 电磁干扰、7.12 辐射骚扰、7.17 浪涌、8.5 需求侧管理、8.6 需求响应(负荷管理)(见2016年版的2.1.1、2.1.2、2.1.3、3.4、3.5、2.1.7、2.1.8、2.1.9、2.1.10、2.1.15、2.1.12、2.1.13、2.1.14、2.1.16、2.1.17、2.1.18、2.1.20、2.1.21、2.1.22、2.1.28、2.1.34、2.1.35、2.1.36、2.1.37、2.1.38、2.1.40、2.1.42、2.1.43、2.1.50、2.2.1、2.2.2、2.2.4、2.4.1、2.4.2、2.4.3、2.4.4、2.5.7、2.6.1、2.6.4、2.6.14、2.6.11、2.6.22、2.6.23、2.6.24、2.6.25、2.6.30、2.6.35、2.6.36、2.6.38、2.6.39、2.6.40、2.6.41、2.7.1、2.7.2、2.7.5、2.7.6、2.7.7、2.8.1、2.8.2、2.8.16、2.8.3、2.8.4、2.8.21、2.8.18、2.8.19、2.8.5、2.8.6、2.8.7、2.8.8、2.8.10、2.8.20、2.8.22、3.1、3.2、3.3、3.6、3.8、3.10、3.14、3.15、3.28、3.29、3.30、3.31、4.24、6.21、6.22、6.23、5.2、5.6、5.9、5.10、5.14、5.22、5.23、5.25、5.27、5.28、6.5、6.4、6.8、6.11、2.7.3、7.6、7.7);
——增加了术语条目:3.1.25 干扰性负荷、3.4.1 三相不平衡、3.5.3 快速电压变动、3.6.29 超高次谐波、3.8.7 多重暂降、3.8.12 暂降起始角、3.8.14 发生频次、3.8.20 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3.8.21 系统平均方均根值变动频率指标、4.29 电能质量监测主站、4.30 电力扰动数据分析、6.3 优质电力园区、——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
——更改了第4章名称为“测量、监测与评估方法”(见2016年版的第3章);
——更改了术语条目:3.1.1 电能质量、3.1.2 供电质量、3.1.3 用电质量、3.1.7 连续型电能质量扰动、3.1.8 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3.1.9 供电可靠性、3.1.10 平均供电可靠率、3.1.11 (设备的)额定电压、3.1.12 系统标称电压、3.1.13 公称供电电压、3.1.15 (设备的)电压容限、3.1.16 断电/停电、3.1.17 电压传递系数、3.1.18 脱扣电压、3.1.19 恢复时间、3.1.20 电力用户、3.1.22 计量点、3.1.23 供电连接阻抗、3.1.24 重要负荷、3.1.31 短路容量、3.1.36 单相设备、3.1.37 相间设备、3.1.38 三相设备、3.1.39 平衡的三相设备、3.1.40 不平衡的三相设备、3.1.42 相位移、3.1.44 非永久性短路故障、3.1.45 冲击瞬态、3.1.51 电网信号传送、3.2.1 供电点、3.2.2 供电电压、3.2.4 欠电压、3.4.2 正序分量、3.4.3 负序分量、3.4.4 零序分量、3.4.5 不平衡度、3.5.8 闪变/闪烁、3.6.1 波形畸变、3.6.4 基波(分量)、3.6.12 阻抗频率特性、3.6.20 谐波概率密度、3.6.21 总谐波畸变率、3.6.22 部分加权谐波畸变、3.6.23 最大需量负荷电流、3.6.24 总需量畸变、3.6.30 谐波谐振、3.6.35 直流偏置、3.6.36 电话干扰因数、3.6.38 群总谐波畸变率、3.6.39 子群总谐波畸变率、3.6.40 间谐波群频率、3.6.41 间谐波中心子群频率、3.7.1 系统最高电压、3.7.2 系统最低电压、3.7.4 暂时过电压、3.7.5 瞬态过电压、3.7.6 谐振过电压、3.8.1 电压暂降、3.8.2 电压暂升、3.8.3 电压短时中断、3.8.4 暂降阈值、3.8.5 暂升阈值、3.8.6 中断阈值、3.8.8 残余电压、3.8.9 暂降深度、3.8.10 迟滞、3.8.11 持续时间、3.8.13 相位跳变、3.8.15 临界距离、3.8.17电压中断、3.8.18 滑动参考电压、3.8.19 电压暂降耐受性、4.1 电能质量分析仪、4.2 电能质量监测终端、4.3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4.4 半周波刷新电压方均根值、4.6 同步采样、4.8 时间聚合、4.9 电能质量数据交换格式、4.10 测量不确定度、4.22 谐波群的方均根值、4.23 谐波子群的方均根值、4.24 间谐波群的方均根值、4.25 间谐波中心子群的方均根值、5.24 TN接地系统、5.27 屏蔽、5.28 电磁屏蔽、5.29 屏蔽层、6.2 定制电力、6.7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6.10 静止无功补偿器、6.11 静止同步补偿装置、6.14 磁控电抗器、6.22 单调谐滤波器、6.23 双调谐滤波器、6.25 静态开关、6.27 静止转换开关/固态转化开关、6.28 固态断路器、7.2 电磁骚扰、7.5 (电磁)规划水平、7.9 电磁干扰、7.12 辐射骚扰、7.17 浪涌、8.5 需求侧管理、8.6 需求响应(负荷管理)(见2016年版的2.1.1、2.1.2、2.1.3、3.4、3.5、2.1.7、2.1.8、2.1.9、2.1.10、2.1.15、2.1.12、2.1.13、2.1.14、2.1.16、2.1.17、2.1.18、2.1.20、2.1.21、2.1.22、2.1.28、2.1.34、2.1.35、2.1.36、2.1.37、2.1.38、2.1.40、2.1.42、2.1.43、2.1.50、2.2.1、2.2.2、2.2.4、2.4.1、2.4.2、2.4.3、2.4.4、2.5.7、2.6.1、2.6.4、2.6.14、2.6.11、2.6.22、2.6.23、2.6.24、2.6.25、2.6.30、2.6.35、2.6.36、2.6.38、2.6.39、2.6.40、2.6.41、2.7.1、2.7.2、2.7.5、2.7.6、2.7.7、2.8.1、2.8.2、2.8.16、2.8.3、2.8.4、2.8.21、2.8.18、2.8.19、2.8.5、2.8.6、2.8.7、2.8.8、2.8.10、2.8.20、2.8.22、3.1、3.2、3.3、3.6、3.8、3.10、3.14、3.15、3.28、3.29、3.30、3.31、4.24、6.21、6.22、6.23、5.2、5.6、5.9、5.10、5.14、5.22、5.23、5.25、5.27、5.28、6.5、6.4、6.8、6.11、2.7.3、7.6、7.7);
——增加了术语条目:3.1.25 干扰性负荷、3.4.1 三相不平衡、3.5.3 快速电压变动、3.6.29 超高次谐波、3.8.7 多重暂降、3.8.12 暂降起始角、3.8.14 发生频次、3.8.20 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3.8.21 系统平均方均根值变动频率指标、4.29 电能质量监测主站、4.30 电力扰动数据分析、6.3 优质电力园区、6.31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7.7 抗扰度、8.10 宽频振荡、8.11 低频振荡、8.12 次同步振荡、8.13 超同步振荡、8.14 中高频振荡;
——删除了术语条目:总功率因数、快速瞬态、谐波测量点、暂时耐受过电压、冲击耐受电压、标准操作(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短时工频耐受电压、特快速瞬态过电压、瞬时、暂时、短时、长时间的/持续的、暂时中断、电压暂降参考电压、150周波累积、10min累积、2h累积、灯-眼-脑反应链的模拟、静止无功发生器、智能交互终端、监控和数据采集(见2016年版的2.1.33、2.1.45、2.6.6、2.7.8、2.7.9、2.7.10、2.7.11、2.7.12、2.8.11、2.8.12、2.8.13、2.8.14、2.8.15、2.8.17、3.11、3.12、3.13、3.27、5.11、7.5、7.9)。
本文件主题章分为8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电能质量基本术语、测量、监测与评估方法、接地与屏蔽、治理技术与方法、电磁兼容、其他。
其中,第3章明确了与电能质量相关的基本术语,第4章明确了关于电能质量测量、监测与评估方法等相关术语,第5章明确了与电能质量相关接地与屏蔽的基本术语,第6章明确了与电能质量相关治理技术与方法的基本术语,第7章明确了与电能质量相关电磁兼容的基本术语,第8章明确了与电能质量相关的其他相关基本术语。本文件修订电能质量基本术语,有效支撑并指导电力行业的建设与发展。
本文件规定了电能质量相关基本术语的内容,对电力行业在电能质量相关层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基础指导,对于电网的安全与经济运行、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和科学实验的正常进行以及降低能耗等均有重要意义,社会和经济效益提升显著。
更多详情请见附件。